注:本文主要由中国道教协会的文本材料编译而成,同时引用《新疆师范大学大学报》2006年3月第27卷第一期部分内容。
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。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,而且对现代人类的生活中也有着重要意义。
随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,人们逐渐意识到,生态环境的危机不仅仅和现代工业与技术有关,更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有些人们过度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与对自然的掌握度,因而对自然多加掠夺与侵占。导致生态状况每况愈下。
道教的思想则让我们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有了更多启发。
1)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
“道家‘认为人、地、天、道、自然是有着整体性的关系链,而一切最终都法自自然’。道教主张‘任物自然’、‘因应物性’、‘天道自然无为’,让所有的自然物 ‘自足其性 ’,使 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持,这在客观上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。”(闫韶华《略述宗教的生态观和环保理念》)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,道教的态度是天人合一,注重天人和谐。以“和”为处事准则。这其实也体现了人类在进行活动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,即“道”。让自然万物自由地生长,而非人为地进行干涉。
2)“阴”“阳”
道教指出“阴”与“阳”作为事物对立的两方面,总是处在不断的消长与转化中。就如同道教经典《抱朴子》所说,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大自然,另外一方面我们更需要观察并且遵循大自然的规律,最终是为了达到合而为一、相互转换的境界,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最大的能量。如果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十分片面或者粗浅,没有看到其阴阳两面,就会破坏其中的平衡,走向极端,无休止地破坏大自然。
3)“‘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’是道教在生态伦理学方面的一个重要主张。‘知止不殆’就是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,耍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,对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,即使是具有极大的眼前利益,也要自我约束,不能去干。‘知足不辱’就是要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成就感,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能贪得无厌 ,这样才能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。”(闫韶华《略述宗教的生态观和环保理念》)人们需要十分清楚意识到大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。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时候,应该要懂得节制。如果人们是一味通过透支自然资源来谋求利益,即便是能让人类收益颇多,也是一种短期的效益,而这样的行为也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。
4)道家还强调了自然的平稳发展所能带来的效益。平稳的发展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积极影响。反之,将会带来衰败。这样的一种思想会鼓励政府和人们关注生态环境。
总而言之,许多道教思想在今日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我们愿意相信这些宗教思想依旧能够在现代引导人们进行社会发展,我们也相信只要人们愿意将这些思想付诸于时间,哲也将给利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。